

9月11-14日,由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主辦的“2024現代設施農業融合發展交流會暨設施園藝學術會議”在寧夏銀川盛大開幕。
本次會議以“新質力、新發展、新機遇”為主題。緊跟國家農業農村部一號文件精神,聚焦提升設施農業水平,加速設施種植升級,特別是針對老舊設施的改造與標準化園區的建設,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會議內容
NO.1
主要內容
1.國內外設施農業發展趨勢及機遇;
2.國內設施農業發展模式;
3.設施農業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解讀;
4.設施農業項目融資模式及渠道;
5.不同設施類型的典型項目案例解析;
6.設施農業栽培新技術;
7.設施農業裝備新技術。
NO.2
同期活動
1.產研對接、對話專場;
2.設施栽培與生理分會場;
3.設施園藝工程與環境分會場;
4.新產品新技術現場展示推介;
5.產業考察。
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監事長劉敏,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研究員朱明,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齊飛,寧夏大學副校長李學斌,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設施園藝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高麗紅等設施農業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在開幕式致辭,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北京華農農業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設施農業分會主任委員張躍峰主持了開幕式。
邀請國內設施農業領域專家針對以上內容做主旨報告。來自各地的園藝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等近700人參加了會議。專家學者與龍頭企業代表齊聚一堂,深入探討了設施農業的未來趨勢與應對策略,內容涉及我國設施農業發展趨勢、新質生產力在設施園藝領域的應用發展以及溫室結構、溫室資材、裝備設備、栽培技術等方面。
通過此次交流學習,收貨頗豐,也了解到行業的快速發展和競爭日益激烈,我們學習先進的理念、方法與經驗,探索可借鑒的模式,并和同行們建立良好的溝通與聯系。雖然目前現代農業設施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設施生產技術裝備研發進程加快,自主化、國產化設施裝備體系初步形成。基于云技術、無線傳感器的溫室物聯網技術在部分現代化設施中率先使用。現代設施農業涵蓋種子、機械、農藝、材料、信息等眾多領域,設施種植機械化率超過40%。
相信在未來,我國溫室的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將得到快速發展,物聯網技術將得到更加廣泛應用,節能環保和安全生產更加受到重視。中國溫室將成為現代工業和高新技術的集聚體,向產業集群化、產品品牌化、流通電商化、經營多樣化方向發展。
設施農業融合發展交流會和設施園藝學術會議的聯合召開,必將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形成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