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現代農業”是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的跨界融合,創新基于互聯網平臺的現代農業新產品、新模式與新業態。以“互聯網+農業”驅動,努力打造“信息支撐、管理協同,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升級版。
據測算,一年每畝地勞動力投入減少10個工作日,生產者勞動強度可降低20%左右,年均節約人工費用20%及以上。年均節水、節肥、節藥10%及以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種種養殖模式下,全程可追溯成為非常容易執行的解決方案,由于種養殖全過程都處于物聯網監測和控制下,同時可進行全程數據采集,目前消費者最關心的安全問題就有了可靠依據。
“互聯網”下的電商助農興起,例如:各類平臺的店鋪直播帶貨,帶貨助農將農產品供需緊密相連,在新型電商直播形式中,農產品的銷售更多的是通過主播與其觀眾的網絡互動實現的。產地直銷,保證產品品質。這種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中間流通帶來的損失。以電商平臺作為中介,從供給端看,從源頭收購,節省時間,降低了交易費用;從需求端看,將需求集中,降低了尋找農產品的成本。由此,使供需雙方獲利,這也讓更多的農產品暢銷全國,推動三農發展,增加農民收益,達到雙贏。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不管是電商直播助農還是短視頻宣傳不僅要全面培養扎根在農村、了解電商、喜愛農業的優秀電商直播新農人,還必須以此類杰出的新農人群體為中心構建一個合作型的社會團體,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引導偏遠地區的分散農戶,且按照農產品直播的情況來改進產品和技術等,使其在電商直播供應鏈上增強競爭力,生產出更多的高品質特色農產品,促進電商直播助農模式的創新,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發展。
聲明: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僅供參考,若侵犯著作權和版權,請聯系本平臺刪除該文章,謝謝。